首頁 >> 旅美資訊
律師介紹
attorney join in
旅美資訊

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西部牛仔及西部片
流覽次數:2415     添加時間:2013/2/8

在美國的電影中,西部片是我最喜歡的類型之一,如果有人要想瞭解美國文化、美國社會、美國人時,我會介紹他們先看一些西部片,從西部片開始感受美國。

我接觸西部片還是在七十年代末,當時西部片中的一首插曲《小雨不停地落在我頭上》(Raindrops Keep Fallin’ on My Head)風行一時,就是因為這首歌,使我到美國後將電影《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找來一看,西部的牛仔及風光吸引了我,從此使我成為西部片的愛好者。

西部片的最大特點,以我之見並不在於它那原始的西部風光:人煙稀少的沙漠郊野、綺麗壯闊的峽谷山色、令人心醉的懸崖絕壁、萬蹄奔騰的牛群馬群、古樸簡單的鼓樓小鎮;也不在於頗具特色的牛仔服、帶刺的皮靴、斜掛在腰間的雙槍、躍馬馳騁持槍格鬥的激烈場面等。西部片的最大特點,是利用電影這個形式反映出美國人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崇尚強者精神以及善惡不兩立的道德傳統。在西部片中,絕大部分主人翁總是身手不凡、百戰不敗的快槍手;同時也是將惡人繩之以法的公義與正義的化身。

 

許多外國人只知道美國文化是相容並蓄、崇拜個人主義以及自由主義的,不知道美國人其實是極為崇尚英雄主義的,在美國文化的血液中,流淌著強烈的進取精神,不願對任何強權低頭,珍珠港事件就是一個極好的例證。二戰時美國在是否參戰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珍珠港被炸激發起全國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的激情。難怪電影《虎、虎、虎》(Tora!Tora!Tora!)在描寫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聽到偷襲成功的消息後,非但沒有欣喜若狂,而是心事重重地表示,日本最艱難的日子將臨。山本五十六曾留學哈佛大學,是日本的美國通,他深知美國人有很強的進取精神,不會屈服於他人。

美國人的英雄主義的具體體現,就是只崇拜勝者強者,不同情失敗者。直到現在,美國人的辭彙中還有一個對失敗者十分輕蔑的詞語“Loser”,這種只崇拜勝者強者,不同情失敗者的傳統,與東方文化大相徑庭。很多年以前我曾看過一部西部片(片名不記得了),片中的一個情節給我很深的印象,迄今難忘:有個牛仔槍法很好,在當地很有名,許多人將他視為英雄。一天街上來了另外一個牛仔,與這個牛仔產生口角,兩人當眾決鬥,決鬥乃是典型的西部方式,兩人對立,同時掏槍射擊,結果原來被視為英雄的牛仔慢了半拍,被一槍撂倒。此時圍觀群眾一擁而上,奉新來的牛仔為英雄;有些人還將被打死的牛仔身上的衣服及其它值錢的東西扒光,根本沒有人為他的死感到可惜。

當然,美國人除了英雄崇拜外,基督教傳統中的同情弱者,幫助弱者的精神也是一樣存在的。不過,在談到西部開發史時,英雄崇拜以及個人奮鬥在美國人向西部遷移的開發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當年開發西部時條件十分艱難,環境也很惡劣,加上治安不良,每個人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拼。西部片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當時人們行為以及道德精神的反映,儘管是很臉譜化的反映。

 

西部片中的主人翁往往是獨行俠,或者是改邪歸正的江洋大盜,他們常常沈默寡言,但殺起人來毫不猶豫,動作快如閃電;西部片中的對話大多淺白生動,外景不外乎驛車、荒野、群山、牛仔、快槍等;西部片的故事情節基本圍繞江湖恩怨、淘金尋寶、警匪法治以及與印第安人的爭戰、南北戰爭等展開。

西部片中我比較喜歡的有1956年上映的《搜索者》(The Searchers)、1966年上映的《三鑣客》(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1968年上映的《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1969年上映的《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1939年上映的《關山飛渡》(Stagecoach)、1948年上映的《紅河》(Red River)、1990年上映的《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1992年上映的《殺無赦》(Unforgiven)、2001年上映的《德州騎警》(Texas Rangers)等。西部片的著名導演有約翰•福特(John Ford)、保羅•紐曼(Paul Newman)以及義大利導演塞爾吉奧•萊昂(Sergio Leone)等;著名演員則有約翰•韋恩(John Wayne)、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文章來源:美國駐華大使館新浪博客

點擊排行
關閉 在線客服 USLawChina微信
掃一掃 諮詢更便利
跨國 搬家 遷廠 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