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美資訊
律師介紹
attorney join in
旅美資訊

美國社會剪影(下)
流覽次數:3452     添加時間:2012/12/23

5 槍擊事件頻頻發生
不管你去沒去過美國,想必都知道美國槍支氾濫,槍擊事件經常發生,尤其是在校園裏。美國大學雖然有優越的學習條件,可沒有哪位家長敢說不為自己的孩子在校園的安全擔心。

美國槍擊命案數不勝數。人們大概對2007年發生在佛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的震驚世界的槍殺事件記憶猶新。4月16日,一個叫趙承熙的韓國留學生在這所大學宿舍裏開槍打死32名學生和教職員工,打傷30多人,隨後畏罪自殺。又如,2006年10月,賓夕法尼亞州一名運送牛奶的卡車司機闖入一所社區學校,向屋裏的10名女生開槍,打死3人,打傷7人;2005年5月,加州南部一牧場有6人被槍殺,兇手也自殺身亡;2005年3月,明尼蘇達州發生6年來最嚴重的校園血案,一名中學生在校園裏狂笑著向學生開槍射擊,奪去10條生命,另有10多人受傷,兇手然後吞槍自盡,據說兇手是在家中槍殺祖父母後返回學校行兇的;1998年5月,在俄亥俄州的一所高中校園裏,一名17歲男孩用半自動步槍殺死24人,如此等等。

據統計,美國每年發生的槍擊案多達一萬起以上。在全美的謀殺案中,大多數是通過槍擊實施的。而且,近年來美國槍擊案呈增加趨勢。上世紀90年代,美國共發生9起校園槍擊案,而2006年一年就發生了3起。在2004~2005學年,至少有21人在校園遇害。有報導稱,現在美國每年有3萬多人死於與槍擊有關的暴力行為。

美國槍擊案的兇手不僅槍殺手無寸鐵的無辜民眾和學生,還把罪惡的子彈射向美國總統,其中既有政治謀殺,又有精神病患者的惡作劇。美國歷史上至今已有10位總統遭遇槍擊,其中4位不治身亡,這4位總統是1865年4月14日遇刺的第16任總統林肯、1881年7月2日遇刺的第20任總統加菲爾德、1901年9月6日遇刺的第25任總統麥金利和1963年11月22日遇刺的第35任總統甘迺迪。

美國槍擊事件為何如此頻繁,作案兇手如此猖獗?這首先應歸咎於民間槍支太多,多到氾濫成災和難以控制的地步。有證據表明,在剛剛突破3億人口大關的美國,民間擁有的槍支竟多達2.35億多支,除兒童外,人手一支還有富餘,美國一直是全球民間槍支擁有量最多的國家。我在美國探親期間,經常利用早晚時間到行人稀少的社區街道散步,可有時邊走心裏邊犯嘀咕:美國人人有槍,會不會遇到個神經質突然給我一槍。後來聽當地的中國同胞說,槍殺事件只是個別現象,不用擔心,起碼聖何塞是安全的。

任何事情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發生的原因。美國的“槍文化”是美國的歷史傳統,對美國建國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在200年前的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從歐洲等地來到北美大陸的移民組建了民兵組織,開始了著名的獨立戰爭,但他們的槍支彈藥都是自備的。十三個州的起義部隊在總司令華盛頓的率領下,終於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槍支還伴隨美國人披荊斬棘,開拓西部疆土,保衛勝利果實。因為民間槍支為美國立國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此民眾擁槍自衛的權利得到了美國社會的普遍認可,而且在1796年的美國憲法修正案上明文規定,“人民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可侵犯”,美國憲法還規定“擁槍自衛是天賦人權”。 美國西部影片中那些牛仔們騎馬弄槍、瀟灑獷悍和桀驁不馴的形象,至今受到許多美國人的迷戀和追捧。此外,美國人喜歡射擊和狩獵,沒有槍支是不可想像的。既然槍支和美國人的關係如此密切,美國人對槍支情有獨鐘就不足為奇了。

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可以輕而易舉地在商店和靶場買到槍支,前提是沒有犯罪史、精神病史和未被軍隊開除過。長槍購買者須年滿18歲,手槍購買者須年滿21歲,而且都在當地連續居住60至90天,並有電話、水電或有線電視的收費帳單作為證明。

我在美國上街時發現,美國人雖然有槍,但除員警外看不到有人帶槍。經瞭解才知道,美國法律不允許人們在公共場所佩帶槍支,有的州只允許在特定場所隱蔽佩帶,但佩帶者必須有許可證。

美國槍擊血案的頻頻發生使民眾持槍權的合理性受到質疑,美國社會要求加強槍支管理的呼聲從未停息過,但收回民眾的持槍權談何容易!以“美國步槍協會”為代表的支持持槍的勢力認為,儘管槍支成了傷亡事件的工具,但“不是槍殺人,而是人殺人”。再說,要收回民間持槍權就必須修改憲法,而且法案要獲得3/4的州的同意。問題的癥結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對持槍權的態度截然不同,兩黨爭鬥一直不斷。1999年,美國副總統戈爾(民主黨)以參議院議長的身份投票支持一項限制某些槍支的法案,遭到持槍權支持者的強烈反對。有人說,這可能是戈爾在第二年的總統選舉中輸給布希的原因之一。

儘管如此,美國眾議院還是在2007年6月通過了一項得到兩黨和社會各界支持的加強槍支管制的法案。法案強調及時更新“持槍者的背景資料庫”,以免使槍支落入有犯罪記錄的人和精神病患者的手中。上任不久的來自民主黨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說,佛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提醒人們,迫切需要改進美國的槍支持有者的背景審查。據說,兇手趙承熙本來就是精神錯亂者,但仍能買到槍,美國槍支管理的漏洞可見一斑。該法案經參院通過後將成為美國自1994年以來的第一個重要的強制控制法案。

6 非婚同居和非婚生育
美國是一個性開放的社會,未婚同居和未婚懷孕及生育現象相當普遍。

美聯社報導說,1960年以來,美國同居情侶的數量已增長10倍,許多年輕人不願結婚,或是怕結了婚又離婚,所以寧願選擇非婚同居,做“露水夫妻”,這樣既不受法律約束,又無須對家庭承擔責任和義務。兩人處得好就共築愛巢,一同享受浪漫時光;感情沒有了,就分道揚鑣,另覓新歡。上世紀90年代,不到50%的美國夫婦能將婚姻維持到10年以上,也就是說,50%的婚姻不到10年就宣告終結。但近十多年來,美國離婚率不斷下降,目前已降到1970年以來的最低點,其主要原因是越來越多的生活在一起的情侶不想結婚,沒有結婚,也就無所謂離婚。不過有資料顯示,約半數同居者在一年半之內結束同居關係。專家認為,同居是約會的一種極端形式,並非婚姻的前奏。

調查表明,2005年美國有近四成的新生嬰兒為非婚生育,創歷史新高。2006年美國新生嬰兒約有410萬,其中大約37%(150多萬)為未婚女性所生。這些未婚媽媽中,既有成年姑娘,也有稚氣未退的少女,甚至不乏十二三歲的孩子。少女媽媽們釀成的苦果最終還得自己吞下,不少人被迫輟學,小小年紀就背上了養育孩子的生活重擔,同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如果探究問題的責任,美國政府在這方面的放任政策難辭其咎。美國的做法非常奇怪,政府對商業性的性愛活動是嚴加禁止,從嚴管理,除內華達州外,其他州都不允許賣淫嫖娼,更不要說開辦“紅燈區”了,如果有人以身試法,法律嚴懲不貸,遠不像俄羅斯和一些東歐國家,雖然賣淫嫖娼屬於違法,但妓女們可以大搖大擺地上街攬客,賣淫廣告可以上報紙或把一張廣告紙片放在你的汽車雨刷下,警方則是睜隻眼閉只眼,甚至充當她們的保護傘。然而,美國對非商業性的性愛活動卻聽之任之。學校不反對更不阻止未成年學生談情說愛和發生性行為。美國電視雖然在黃金時段儘量避免播放男歡女愛的節目,但為了追逐商業利益,常有赤裸裸的性愛鏡頭進入孩子們的視線,為情竇未開的青少年偷吃禁果起到了很壞的誘導作用。美國一家權威機構在1995年對5萬名女性進行的調查表明,不滿16歲就有性交行為的人占23.8%,19歲以前就有性交行為的人占79.6%。

7 同性戀和同性婚姻
在一般人看來,同性戀和同性婚姻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怪異行為,但在美國卻有一定市場。我到美國後才知道,離我們住所不遠的三藩市就是美國同性戀和同性婚姻的大本營。城裏的那條卡斯楚大街是這個特殊人群集中居住的地方。街頭掛著同性戀協會的六彩會旗,三三兩兩的同性戀人來去從容,進出餐館和酒吧。據說,三藩市所有旅館都接待同性戀旅客,也有以同性戀人為主要接待對象的旅館。三藩市的同性戀者到底有多少,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有人估計至少占城市人口的10%。

美國的同性戀者經常組織顯示自身存在與價值的活動,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年6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都要舉行“同性戀者自由大遊行”,三藩市和紐約的同性戀人數最多,所以遊行規模也最大。不少參加遊行的同性戀人喜歡化妝,把自己打扮得油頭粉面,妖裏妖氣,還不時做出親熱擁吻的動作,吸引路人駐足觀看。平時,這些人總愛在自己的房子和汽車上塗上醒目的同性戀標誌,在窗前懸掛象徵同性戀的六彩旗。佛羅裏達的邁阿密被稱作“同性戀之家”,許多同性戀人去那裏休假和度蜜月。

美國的同性戀開始引起美國的社會關注是在40年前。1965年,三藩市的同性戀者舉行化妝派對遊行,與員警發生衝突,但法院判定同性戀者勝訴,使同性戀者的士氣大受鼓舞。1969年,紐約一群同性戀者在酒吧遭員警暴力襲擊,但政府此舉事與願違,非但未能達到限制和威嚇同性戀者的目的,反而誘發了美國各地同性戀人爭取人權與合法地位的鬥爭浪潮,同性戀人數不降反升。美國官方的統計數位顯示,早在2000年美國就有94萬對同性伴侶,分佈在全國大小城鎮和鄉村。加州的同性戀伴侶人數最多,共9.2萬對,比1990年增加了3倍。

有同性戀愛就難免有同性婚姻,但美國各州對同性戀人結婚的態度不一,有的予以理解,大開綠燈;有的視為荒誕,嚴令禁止。2003年,麻塞諸塞州最高法院判決同性婚姻在該州合法化,這是美國第一個允許同性戀人合法結婚的州。2004年5月17日,該州數百對同性戀人步入婚姻殿堂,使美國成為全球第四個存在同性婚姻的國家,此前只有荷蘭、比利時以及加拿大的某些省接受同性婚姻。2005年初,地處加州的三藩市市新任市長紐森獨樹一幟,和加州政府和州長施瓦辛格大唱對臺戲,向本市和全國各地赴該市申請結婚的同性戀情侶頒發結婚許可證,市政府還為這些人舉辦了大型集體婚禮。市政府的主張得到當地法院的支持,加州法院判定州政府禁止同性戀人結婚是違反憲法,認為把婚姻局限於一男一女在法律上說不通。三藩市地區法院批准4000對同性戀人結婚,但隨即被美國最高法院宣佈無效。三藩市市政府並未因此而退縮,全市已組建2000多個同性婚姻家庭。

但很多州的做法與此大相徑庭。2004年,紐約州40多對同性戀人的登記結婚申請被拒絕,於是這些人將州政府告上法庭。起訴書稱,州政府只允許異性結婚的法律違反了州憲法關於保護平等和自由的條款,因此要求和異性戀人一樣擁有登記結婚的權利。但這項起訴被紐約州最高法院駁回。法院的判決書說,紐約州將婚姻定為一男一女結合的法律符合紐約州憲法,讓異性夫妻撫養兒童更有助於孩子的健康和社會穩定。支持這種觀點的美國“婚姻聯盟”的一位理事說,如果我們改變婚姻的定義,把婚姻從一男一女的結合擴大到同性戀人的結合,那麼主張實行一夫多妻制的人也會到法院提出要和幾個女人結婚,並要求得到和異性夫妻一樣的權利,甚至兄弟姊妹也可能上法庭要求彼此結婚。

根據美國憲法,各州有權自行立法規定婚姻的性質。大部分州規定,婚姻是男人和女人的結合。目前,美國50個州中有45個州禁止同性婚姻,只有麻塞諸塞州、新澤西州、新墨西哥州等少數幾個州是例外。美國布希政府和共和黨對同性婚姻持反對態度。布希在2006年6月的一次全國電視講話中強調,家庭是人類文明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傳統婚姻是社會健康的基石,改變婚姻一男一女的結合定義將破壞家庭結構。他呼籲國會參眾兩院通過禁止同性婚姻的憲法修正案,但修正案最終被參眾兩院否決,布希總統和共和黨在這一問題上再度受挫。被否決的憲法修正案強調,任何一個州都無權批准同性婚姻。美國反對同性婚姻的另一大社會力量是基督教教會。雖說同性婚姻已為不少美國人,尤其是美國青年人所接受,但遠未得到美國社會的普遍認可。是否應允許同性結婚,將是美國政界和社會長期爭論的話題。


文章來源:孫占林的新浪博客

點擊排行
關閉 在線客服 USLawChina微信
掃一掃 諮詢更便利
跨國 搬家 遷廠 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