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經濟的文化發展路徑
流覽次數:2143 添加時間:2010/6/17
休閑產業是為社會公眾提供休閑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活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休閑作為新的經濟和文化生長點,已經成為城市科學發展的重要引擎。發展休閑產業是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城市的科學發展必須以人為本,即以增進人的幸福、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為本。休閑對于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滿意度、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早在2000多年前,亞裏士多德就強調休閑對于人的幸福具有本原性意義。馬克思也深刻揭示了自由閑暇對于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價值。隨著科學技術進步、物質生產效率的提高、人均壽命延長和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人類將加速從直接的物質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人的生命曆程中非勞動與非職業生存時間將持續增加,休閑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休閑產業具有巨大發展空間和綜合帶動力。相關研究表明,休閑經濟將取代信息經濟成為21世紀的主導經濟。著名學者托夫勒強調,滿足情感需求的體驗經濟將成為居于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世界未來學協會副會長格雷厄姆•莫利托指出,休閑將成為新千年五大發展引擎之首。休閑產業具有關聯度高、產業鏈長、帶動性強的特點,對一、二、三產業具有全方位的“催化效應”。首先,休閑消費作為最終消費,直接拉動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以休閑經濟中的龍頭產業旅遊業為例,旅遊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3元。旅遊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對文化娛樂業的貢獻率超過50%,對餐飲業的貢獻率超過40%。其次,休閑經濟對于生產休閑裝備的第二產業也具有巨大拉動作用。消費類電子產品、體育用品、戶外運動設備、家用電器乃至汽車等產業的發展,都直接受益于休閑經濟的繁榮。再次,休閑與農業的融合,催生了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鄉村休閑產業,正在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亮點。
發展休閑產業有助于優化城市經濟結構,建設低碳城市、宜居城市,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首先,與傳統的工業經濟相比,休閑經濟的資源基礎主要不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而是文化資源。休閑經濟的價值來源是文化資源和文化創意,是精神、意義而不是物質賦予產品以價值。文化資源是典型的“非碳資源”和“可持續性資源”,這意味著發展休閑產業將減輕經濟增長對于不可再生資源和“高碳資源”的依賴。其次,休閑經濟具有“非消耗性”。休閑生產中對于文化資源、景觀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不損耗資源,還會使資源增值。休閑消費的非消耗性也很明顯。“消費而不消耗”是許多休閑活動的典型特征。
發展休閑產業有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文化軟實力。首先,休閑是城市的重要功能。社會學的研究表明,“成建制的休閑”是城市社會區別于鄉村社會的基本標志之一,具體體現為制度化的休閑時間與休閑空間、多樣性的商業休閑文化服務和多元的休閑文化行為。其次,休閑本質上是一種文化活動。休閑在城市的文化環境中進行,同時也創造和傳承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城市功能的完善與休閑產業的繁榮程度有密切相關。休閑產業對于陶冶城市文化氣質、塑造城市景觀意象、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及綜合競爭力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發展休閑產業是城市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路徑。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發展的文化戰略成為備受世界各國關注的重大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在于建造一個連接休閑、消費和生活方式的“文化空間”,推動經濟增長從物質空間向文化空間拓展,由物質經濟向體驗經濟轉型。發展休閑產業,是對城市經濟進行以文化為主導的結構調整,推動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國內外城市發展的經驗表明,休閑產業是資源枯竭及傳統工業衰退城市經濟轉型的重要產業選擇之一。從美國的“鏽帶複興”、德國魯爾區的產業轉型,到焦作等國內一些資源枯竭型城市休閑經濟的強勢崛起,都體現和貫穿了經濟結構和產業發展方向的文化轉向。“經濟發展的文化路徑”正在成為新世紀國內外城市經濟發展的普遍選擇和主流趨勢。